传统“天人合一”思想与构建和谐图书馆人文文化

被引:1
作者
杨新成
赵慧清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 陕西杨凌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传统文化; 图书馆文化;
D O I
10.13968/j.cnki.1009-9107.2007.06.021
中图分类号
G251 [图书馆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5 ; 120501 ;
摘要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其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天地万物是相互依存的,是一个和谐整体。建立和谐生存世界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人是自然界生命价值的承担者与呵护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主体。传统"天人合一"思想运用于现代图书馆文化建设中,就是要在图书馆工作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精神,提供人性化服务,为读者创造一个亲切、温馨、宽松、和谐的读书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科学构想 [J].
范希春 .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6, (11) :8-9
[2]   和谐合理性:儒家文化合理性 [J].
陆自荣 .
学术研究, 2006, (10) :53-57+147
[3]   现代语境下“天人合一”思想解读 [J].
吴雪玲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5) :135-137
[4]   论孔子伦理理性的宗教意蕴——兼评孔子思想的理性与宗教性的矛盾说 [J].
徐朝旭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5) :49-55
[5]   试析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J].
田海舰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5) :544-547
[6]   论儒家“普遍和谐”观念的现代意义 [J].
陈雷生 .
理论探讨 , 2006, (05) :36-38
[7]   解读“天人合一”哲学的四重内涵 [J].
李振纲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5) :49-54+141
[8]   论“天人合一”的文化意蕴与现代价值 [J].
贺树林 ;
杜永吉 .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6, (03) :44-46
[9]  
历史的视角: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再认识[J]. 徐柏才.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6(03)
[10]   “天人合一”与和谐社会 [J].
柴文华 .
学习与探索, 2006, (01) :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