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鱼-贝-藻养殖结构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29
作者
申玉春 [1 ]
熊邦喜 [1 ]
王辉 [2 ]
叶富良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
[2] 广东海洋大学
关键词
对虾; 优化养殖; 水质调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7 [海水养殖方式]; S968.22 [虾的养殖];
学科分类号
090801 ;
摘要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虾、鱼、贝、藻优化养殖结构及水质调控系统,该系统包括对虾养殖、鱼类养殖、贝类养殖、大型海藻栽培等4个功能不同的养殖区,1个益生菌及微藻培养区和1个水处理区以及1条应急排水渠。通过在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内不同池塘中放养生态位互补的对虾、口孵非鲫、牡蛎、江蓠等经济动植物,对虾池水质环境进行生物调控与自我修复。结果表明,循环水养殖系统内虾池水层悬浮物数量、COD值、氨态氮和总氮含量比对照组对虾单养池明显降低。养殖后排放水不处于富营养化状态(E<1)。投入每千克对虾饲料生产0.667kg对虾,同时生产0.037kg口孵非鲫、0.738kg牡蛎、0.437kg江蓠,相当于净增产值2.01元。投入与产出比,对虾单养为0.671,优化生态养殖为0.235,明显降低。该养殖模式不仅实现了虾池水质环境的自我修复与调控及养殖期间用水的零排放,而且饲料利用率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增加,还具有防病性、环保性、高效性等优点。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河口区斑节对虾三种淡化养殖模式的比较 [J].
戴习林 ;
臧维玲 ;
王为东 ;
徐桂荣 ;
李士华 ;
丁福江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3, (03) :209-214
[2]   对虾封闭循环式综合养殖系统的规划设计 [J].
张庆文 ;
田景波 ;
黄滨 ;
唐贤明 .
海洋水产研究, 2002, (04) :29-34
[3]   对虾无公害高效防病养殖系统的建立 [J].
谢数涛 ;
汪兵 ;
林小涛 .
生态科学, 2002, (02) :138-140
[4]   对虾清洁养殖模式的初步研究 [J].
李健 ;
马向东 ;
刘德月 ;
孙修涛 ;
牟乃海 ;
宋全山 ;
王承彬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2, (01) :135-141
[5]   井盐水池塘中国对虾与尼罗罗非鱼混养的研究 [J].
靳翠丽 ;
王吉桥 ;
庞璞敏 ;
于静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1, (04) :280-286
[6]   中国对虾和三疣梭子蟹混养试验 [J].
穆占昆 ;
杨振国 ;
周玉 ;
王玉平 ;
朱世成 ;
孙均祖 ;
李冠哲 ;
胡德安 .
水产科学, 2001, (05) :16-18
[7]   一种新型对虾多池循环水综合养殖模式 [J].
黄国强 ;
李德尚 ;
董双林 ;
不详 .
海洋科学 , 2001, (04) :48-49+57
[8]   对虾-罗非鱼-缢蛏封闭式综合养殖的水质研究 [J].
田相利 ;
李德尚 ;
董双林 ;
刘国才 ;
齐振雄 ;
卢静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2) :287-292
[9]   不同密度的石莼与中国对虾的混养实验 [J].
王吉桥 ;
靳翠丽 ;
张欣 ;
刘革利 .
水产学报, 2001, (01) :32-37
[10]  
斑节对虾高位池高密度高产养殖技术研究[J]. 全建安,徐有宏,黄锋.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