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基于合作收益的分析框架

被引:7
作者
周明 [1 ]
席恒 [2 ]
机构
[1] 西北大学公共行政研究院
[2]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合作收益; 利己主义; 利他主义; 交往理性; 公共管理;
D O I
10.14110/j.cnki.cn-37-1059/d.2010.06.020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人类社会的合作行为缘于社会分工,合作能产生收益,无论是基于利己主义、利他主义还是交往理性的合作,皆是出于对合作收益的预期。作为公共组织运用公共权力通过提供公共产品的公共管理,如何创设制度条件使合作收益最大化以及合作收益分配的合理化,就成了其基本问题。以合作收益作为公共管理的分析框架和基础,对于合理界定公共管理的基本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0+128 +1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项目团队效能的系统运行机制及其特征研究 [J].
张体勤 ;
杨明海 .
理论学刊, 2008, (04) :37-40+128
[2]   利他主义经济学的追求 [J].
杨春学 .
经济研究, 2001, (04) :82-90
[3]   哈贝马斯访谈录 [J].
章国锋 .
外国文学评论, 2000, (01) :27-32
[4]  
战略合作经济学.[M].杨农; 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5]  
公与私.[M].席恒; 著.商务印书馆.2003,
[6]  
伦理学与经济学.[M].()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著;王宇;王文玉译;.商务印书馆.2000,
[7]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M].(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Ostrom)著;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8]  
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M].(美)奥斯特罗姆(Ostrom;Vincent)等编;王诚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
[9]  
博弈论与社会科学.[M].崔之元 编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