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城市经济影响区与空间组织研究

被引:4
作者
宋佃星
延军平
裴博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城市等级; 城市经济影响区; 空间组织;
D O I
10.16152/j.cnki.xdxbzr.2012.02.023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对西北地区城市等级结构与经济影响区范围进行界定,并研究城市经济影响区的空间联系通道,为西北地区城市建设与区域合作联系提供基础研究。方法运用城市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方法,依托GIS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研究了西北五省城市的等级结构以及中心城市与腹地形成的经济影响的界限,同时提出了西北地区各城市经济影响区的联系通道以及影响城市经济影响区范围的因子。结果西北地区中心城市可分为四级等级结构,西北五省中,城市与省区间城市发展水平与规模差距大,城市经济影响区范围差异显著;城市发展水平、交通通达率、人文社会因素以及自然禀赋等因子是影响城市经济影响区范围的主要因子;西兰新、西兰青、西兰银、"门户"通道构成了西北地区城市区际协调与空间组织的联系纽带。结论西北地区城市间存在显著等级结构,各城市经济影响区之间有较为明确区间及区际通道。
引用
收藏
页码:318 / 322+333 +3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M].吴仕民著;.民族出版社.2001,
[2]  
城市地理学.[M].许学强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  
城市地理学.[M].周一星著;.商务印书馆.1995,
[4]   基于GDP规模分布的中国城市等级变化研究——等级结构扁平化抑或是等级性加强 [J].
李震 ;
杨永春 .
城市规划, 2010, 34 (04) :27-31
[5]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实证研究 [J].
闫永涛 ;
冯长春 .
城市问题, 2009, (05) :14-18
[6]   山东省城市经济影响区的格局变化 [J].
师谦友 ;
宋佃星 ;
李强 .
城市问题, 2009, (04) :65-70
[7]   西安城市化进程与人居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J].
师谦友 ;
范化冬 ;
张敏娜 ;
王敏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673-679
[8]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腹地的测度分析 [J].
潘竟虎 ;
石培基 ;
董晓峰 .
地理学报, 2008, (06) :635-645
[9]   淮海经济区人口城市化区划研究 [J].
朱传耿 ;
陈潇潇 ;
顾朝林 ;
李志江 .
人口学刊, 2008, (02) :26-31
[10]   基于可达性分析视角的江苏省经济区划分 [J].
曹晓辉 ;
徐建刚 ;
徐芳 ;
童江华 .
河南科学, 2008, (02) :23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