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与五色

被引:74
作者
王文娟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关键词
五色体系; 色彩观; 邹衍; 董仲舒; 五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J206 [绘画造型艺术理论];
学科分类号
13 ; 1301 ;
摘要
"五行说"为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期刊发的王文娟的《五行与五色》一文以翔实的史料为据, 深入论述了五行说对中国传统色彩观念体系形成的重要影响。随着历史的演进,"五行说"这一中国传统色彩观的始源性哲学内涵已逐渐从我们对色彩认知的视域中淡出。虽然这一历史进程无法逆转,但这种对中国色彩探本溯源的考察,不仅是廓清事物来龙去脉的学术努力,也是站在人文价值的高度赋予色彩以文化意义的精神需求。在色彩形式逸出整体文化轨道而获得"解放"的同时,色彩就仅仅成为满足人感官愉悦的一个刺激信息,而难以带给人们价值归属感。要在"斑斓炫目"中重建当代色彩的文化内涵,画家尤其中国画家是责无旁贷的,这也是我们着重讨论中国画色彩的目的之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7+100 +10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青绿山水的产生与佛教美术及异族文化 [J].
吴秋野 .
美术观察, 2004, (11) :81-85
[2]   论儒家色彩观 [J].
王文娟 .
美术观察, 2004, (10) :89-91
[3]   略论传统戏曲舞台色彩观念之渊源 [J].
王云亮 .
戏曲艺术, 2004, (03) :91-96
[4]   五行说考源 [J].
刘宗迪 .
哲学研究, 2004, (04) :35-41+95
[5]   略论五色审美观在汉代的发展 [J].
周跃西 .
中原文物, 2003, (05) :73-78
[6]   庄子美学时空观及其现代意义 [J].
王文娟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02) :118-126
[7]   释殷代求年于四方和四方风的祭祀 [J].
胡厚宣 .
复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56, (01) :49-86
[8]  
佛教三百题.[M].黄夏年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9]  
稷下争鸣与黄老新学.[M].胡家聪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0]  
中国哲学简史.[M].冯友兰著;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