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标准与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16
作者
陈秋波
机构
[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部热带作物栽培生理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生物多样性; 标准; 指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39 [桉];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讨论生物多样性的含义、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的测定方法、人工林生物多样性指标与标准的具体内容和应用的范围,目的是为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一种有力的评价工具。提出的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的标准与指标包括桉树人工林的遗传多样性、群落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量和林下植被覆盖率。后两者是根据热带地区营林生产和环境条件的实际需要而增加的。而各个指标根据其重要性分别赋予一定的分值以便作为综合评价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状况的定量性度量。这套标准与指标体系的提出将有助于在桉树人工林营林阶段的规划设计、营林实际操作和管理策略的制订与实施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的保育问题,从而充分发挥桉树人工林的生态服务功能,避免或减轻桉树人工林栽培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标准与指标体系的提出将有利于这方面更为深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11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生物多样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J].
曾志新 ;
罗军 ;
颜立红 ;
邹建文 ;
肖绿田 .
湖南林业科技, 1999, (02) :27-30
[2]   我国桉树林发展中的生态问题探讨 [J].
王震洪 ;
段昌群 ;
起联春 ;
张世彪 ;
徐以宏 .
生态学杂志, 1998, (06) :65-69+56
[3]   尾叶桉作母本的种间控制授粉家系苗期抗青枯病研究 [J].
甘四明 ;
白嘉雨 ;
吴坤明 ;
吴菊英 ;
徐建民 .
林业科学研究, 1998, (06) :8-12
[4]   南亚热带赤红壤地区不同人工林下的土壤微生物特性 [J].
潘超美 ;
杨风 ;
蓝佩玲 ;
李幼菊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998, (02) :158-165
[5]  
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 V.生物群落物种数目的估计方法[J]. 刘灿然,马克平.生态学报. 1997(06)
[6]   三种桉树菌根菌培养条件的研究 [J].
弓明钦 ;
陈羽 ;
王凤珍 .
林业科学研究, 1997, (01) :1-5
[7]   南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生态学理论和应用 [J].
彭少麟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996, (03)
[8]   生态系统中流动路径多样性的测度 [J].
韩博平 .
生物多样性, 1996, (02) :54-58
[9]   亚热带赤红壤不同林型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J].
杨风,潘超美,李幼菊,蓝佩玲 .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1996, (01) :20-26
[10]   温带和北方森林保护及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体系 [J].
张守攻 .
世界林业研究, 1995, (04) :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