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多情景综合评价

被引:2
作者
刘沂轩 [1 ]
熊彩霞 [2 ]
于淑雯 [2 ]
机构
[1] 江苏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徐州分局
[2] 徐州中国矿大岩土工程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能力; 模糊综合评判; 徐州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在分析徐州市水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等对承载能力影响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模型确定人均水资源量、人均供水量、水资源利用率、耕地灌溉率、供水模数、需水模数、生活用水定额、生态环境用水率8个因素作为徐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四种方案下不同水平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价,分析了发展趋势,为徐州市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决策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章丘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范玉枝.山东师范大学.2005, 07
[2]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J].
马素君 ;
张礼达 ;
杜发兴 ;
谢武斌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6, (03) :7-9+24
[3]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灰色关联分析评价 [J].
谷红梅 ;
郭文献 ;
徐建新 ;
卢双宝 .
人民黄河, 2006, (01) :47-48+51
[4]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J].
王学全 ;
卢琦 ;
李保国 .
中国沙漠, 2005, (06) :152-157
[5]   模糊综合评判的一种改进方法 [J].
李阳旭 ;
邓辉文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5) :33-36
[6]   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模型及关键问题 [J].
左其亭 ;
张培娟 ;
马军霞 .
水利水电技术, 2004, (02) :5-8+11+94
[7]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徐良芳 ;
冯国章 ;
刘俊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119-122
[8]   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分析 [J].
秦莉云 ;
金忠青 .
水文, 2001, (03) :14-17
[9]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 [J].
卞建民 ;
杨建强 .
水土保持通报, 2000, (04) :43-45
[10]   具有一般信息结构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 [J].
李登峰 .
管理科学学报 , 1998, (03) :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