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营土地制度之弊及其改革途径

被引:10
作者
黄小虎 [1 ,2 ]
机构
[1] 中国土地学会
[2]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土地管理; 土地经营; 改革途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政府经营土地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原因,对城市土地市场化改革和工业化、城镇化建设都曾发挥积极作用。随着历史演进,其弊端日益突出,已成为阻碍科学发展的一个制度障碍。改革政府经营土地制度现条件具备、时机成熟,具体措施可包括:改革集土地管理与土地经营于一身的行政体制,把土地经营职能从土地管理部门分解出去;部分放开,逐步过渡,直至完全开放城乡土地市场;停止各级政府的土地融资行为,并对已经形成的土地金融债务进行清理;进一步规范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的支出,建立规范化的政府土地基金;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律地位,政府只有实施义务而无修改权力,促进转变发展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征地制度改革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J].
黄小虎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 32 (02) :7-13
[2]   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统一 [J].
王一鸣 .
求是, 2011, (24) :37-39
[3]   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再思考 [J].
黄小虎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 32 (04) :12-19+25
[4]   关于保障性住房 [J].
黄小虎 .
上海国土资源, 2012, 33 (01) :12-14
[5]   从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分析中国土地制度走向 [J].
黄小虎 .
上海国土资源, 2012, 33 (02) :5-10
[6]   土地财政剖析 [J].
黄小虎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 32 (03) :7-11
[7]  
实现被征地农民市民化[N]. 于猛. &nbsp人民日报. 2011 (005)
[8]   我国消费率的变化特征及启示 [J].
李颖 .
宏观经济管理, 2011, (04) :41-43
[9]   我国消费率的变化特征及启示 [J].
李颖 .
宏观经济管理, 2011, (04) :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