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驾掌寺地区沙河街组碎屑岩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2
作者
:
李明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李明生
[
1
]
孟召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孟召平
[
1
]
朱红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朱红梅
[
2
]
寇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寇石
[
1
]
机构
: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2]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来源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
2006年
/ 02期
关键词
:
成岩作用;
次生孔隙;
碎屑岩;
储层特征;
驾掌寺地区;
D O I
: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6.02.005
中图分类号
: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技术手段,研究了驾掌寺地区沙河街组碎屑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结构、储层物性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储层以粒间孔和溶蚀孔最为发育,为中孔中渗和低孔中低渗储层。储层物性受成岩作用和沉积微相双重因素影响,垂向上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明显变差,而溶蚀作用产生次生孔隙使储层物性得到改善;平面上储层物性受沉积相带控制。综合分析认为沙一段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沙三段河道微相是油气聚集的有利相带,也是滚动勘探、开发调整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6+26+104 +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辽河盆地冷家油田沙三段沉积体系
[J].
赖生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赖生华
;
余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余谦
;
麻建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麻建明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4,
(05)
:469
-473
[2]
沉积微相对储层物性控制作用的定量评价——以英台地区青山口组、泉头组四段Ⅰ砂组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忠贵
;
朱忠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大学
朱忠德
;
李相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大学
李相明
;
冯常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大学
冯常茂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04)
:4
-6+81
[3]
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油气性质及成因机制研究
[J].
谢文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谢文彦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姜建群
;
张占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张占文
;
邱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邱芳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4,
(03)
:292
-297
[4]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西段水下扇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J].
张建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张建忠
;
许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许建华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05)
:8
-9+5
[5]
成岩作用与成岩储集相研究——科尔沁油田交2断块区九佛堂组(J3jf)下段附视频
[J].
刘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原油田采油三厂地质大队
刘伟
;
窦齐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原油田采油三厂地质大队
窦齐丰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4
-8+5
[6]
次生孔隙形成机制探讨——以渤南洼陷为例
[J].
吴富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大学
吴富强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鲜学福
;
胡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大学
胡雪
;
孙锡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大学
孙锡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01)
:3
-5+5
[7]
辽河盆地下第三系深部碎屑岩储层次生孔隙演化模式及其分布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忠民
;
朱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开发工程系
朱伟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澄林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2,
(03)
:12
-14+114
[8]
渤中地区第三系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J].
李丽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勘探研究院!河北高碑店
李丽霞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1,
(02)
:24
-32
[9]
SY/T 5477-2003. 碎屑岩成岩阶段划分[S]. 2003
←
1
→
共 9 条
[1]
辽河盆地冷家油田沙三段沉积体系
[J].
赖生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赖生华
;
余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余谦
;
麻建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麻建明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4,
(05)
:469
-473
[2]
沉积微相对储层物性控制作用的定量评价——以英台地区青山口组、泉头组四段Ⅰ砂组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忠贵
;
朱忠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大学
朱忠德
;
李相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大学
李相明
;
冯常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大学
冯常茂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04)
:4
-6+81
[3]
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油气性质及成因机制研究
[J].
谢文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谢文彦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姜建群
;
张占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张占文
;
邱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邱芳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4,
(03)
:292
-297
[4]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西段水下扇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J].
张建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张建忠
;
许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许建华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05)
:8
-9+5
[5]
成岩作用与成岩储集相研究——科尔沁油田交2断块区九佛堂组(J3jf)下段附视频
[J].
刘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原油田采油三厂地质大队
刘伟
;
窦齐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原油田采油三厂地质大队
窦齐丰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4
-8+5
[6]
次生孔隙形成机制探讨——以渤南洼陷为例
[J].
吴富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大学
吴富强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鲜学福
;
胡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大学
胡雪
;
孙锡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大学
孙锡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01)
:3
-5+5
[7]
辽河盆地下第三系深部碎屑岩储层次生孔隙演化模式及其分布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忠民
;
朱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开发工程系
朱伟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澄林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2,
(03)
:12
-14+114
[8]
渤中地区第三系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J].
李丽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勘探研究院!河北高碑店
李丽霞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1,
(02)
:24
-32
[9]
SY/T 5477-2003. 碎屑岩成岩阶段划分[S]. 200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