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温型草原和暖温型草原大针茅+羊草群落结构特征的比较

被引:6
作者
贾志斌
杨持
洪洋
韩向红
机构
[1]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系
[2]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环境监测中心站
[3] 内蒙古满洲里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关键词
群落结构; 群体生长分析; 比较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运用植被水平地带性原理在南北样带 ( NSCT)草原生物群区中温型草原和暖温型草原内的典型草原地带各选择一个研究站点 ,于 1 999~ 2 0 0 0年 5~ 9月份对大针茅 +羊草群落的数量结构、α多样性、生活型功能群组成、地上生产结构、C3 和 C4 植物组成及群落生长动态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暖温型草原群落高度 ( h)、生态优势度 ( C)、C4 植物比例 ( % )和单位叶速率 ( ULR)较高 ,生长动态曲线呈双峰型且第 1峰大于第 2峰 ;中温型草原物种丰富度 ( R)、群落密度( d)、物种多样性 ( H ’)、群落均匀度 ( E)、F/C值、叶面积指数 ( LAI)、叶面积持续时间 ( LAD)和干物质生产能力 ( P)较高 ,生长动态曲线呈单峰型 ,初期生长较快。虽然两站点年平均降水量相近 ,但温度、热量差异较大 ,年蒸发力不同 ,并影响到天然降水及土壤水分、养分供给的有效性 ,可能是导致其群落结构与生长动态差异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774 / 178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干旱气候对白羊草群落土壤水分和地上部生长的初步观察 [J].
张娜 ;
梁一民 .
生态学报, 2000, (06) :964-970
[2]   全球气候变化对松嫩草原水热生态因子的影响 [J].
邓慧平 ;
刘厚风 .
生态学报, 2000, (06) :958-963
[3]   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植物种群和功能群的长期变异性及其对群落稳定性的影响 [J].
白永飞 ;
陈佐忠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6) :641-647
[4]   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途径和机制 [J].
齐晔 .
生态学报, 1999, (04) :474-477
[5]   内蒙古地区的C4植物及其生态地理特性的研究 [J].
唐海萍 ;
刘书润 ;
张新时 .
植物学报, 1999, (04) :80-84
[6]  
中国C4植物的地理分布与生态学研究 Ⅰ.中国C4植物及其与气候环境的关系[J]. 殷立娟,李美荣.生态学报. 1997(04)
[7]   假苇拂子茅群落生物量初步研究 [J].
朱志诚,贾东林 .
生态学报, 1996, (01) :40-49
[8]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典型草原初级生产力和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反应 [J].
肖向明 ;
王义凤 ;
陈佐忠 .
植物学报, 1996, (01) :45-52
[9]   陕北黄土高原铁杆蒿群落生物量初步研究 [J].
朱志诚 ;
贾东林 .
生态学报, 1993, (03) :243-251
[10]   陕北黄土高原黄背草群落生物量初步研究 [J].
朱志诚 ;
贾东林 .
生态学报, 1991, (02) :11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