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脑基底动脉痉挛的实验研究

被引:5
作者
叶伟
蒋传路
李永立
王社军
康军
杨立庄
邢立举
李士新
隋敬航
机构
[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2] 大庆油田总医院
[3] 黑龙江省方正县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免疫球蛋白IgG;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1.12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动脉壁局部炎性反应、免疫反应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血管痉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脑池局部应用尼莫地平对迟发性血管痉挛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 在经斜坡暴露并穿刺兔基底动脉制备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基础上 ,测量各组动物血管痉挛前、后基底动脉直径并观察血管病理变化及动脉壁免疫球蛋白IgG沉积情况。结果 存在迟发性脑血痉挛的脑动脉壁渐次出现动脉中膜平滑肌变性、坏死 ,内皮细胞脱落及外膜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免疫球蛋白IgG在血管壁上表现为“一过性沉积” ,与血管痉挛程度无明显关联。脑池局部应用尼莫地平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 ,虽然可以明显缓解脑动脉痉挛 ,但并不能完全阻止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结论 本研究首次证实免疫反应仅仅参与了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并再次证实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血管痉挛的实质是以脑动脉壁的炎性反应为主 ,为临床超早期手术清除蛛网膜下腔出血提供了理论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Transclivai approach to rabbit basilar artery for experimental induction of chronic vasospasm[J] . Acta Neurochirurgica . 1992 (3)
[2]  
Enhanced cisternal drainage and cerebral vasospasm in early aneurysm surgery[J] . U. Ito,H. Tomita,Sh. Yamazaki,Y. Takada,Y. Inaba.Acta Neurochirurgica . 1986 (1)
[3]   IS THE VASOSPASM FOLLOWING SUBARACHNOIDAL HEMORRHAGE AN IMMUNOREACTIVE DISEASE [J].
PELLETTIERI, L ;
CARLSSON, CA ;
LINDHOLM, L .
EXPERIENTIA, 1981, 37 (11) :1170-1171
[4]  
Acute operation and prevntive nimodipine improve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ruptured cerebral aneurysms. Auer LM. Neurosurgery .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