螯合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69
作者
胡亚虎 [1 ,2 ]
魏树和 [1 ]
周启星 [1 ]
詹杰 [3 ]
马丽辉 [4 ]
牛荣成 [1 ,2 ]
李云萌 [1 ,2 ]
王姗姗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污染生态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辽宁中医药大学生物技术学院
[4] 辽河石油勘探局华油实业公司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螯合剂; 重金属; 植物修复; 污染土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提取修复强化途径主要有2种,一是提高植物生物量,二是提高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从螯合剂的作用机理,常用螯合剂种类,不同种类螯合剂对土壤中目标重金属的活化效果,以及螯合剂诱导下植物对目标重金属的吸收和积累效应,螯合剂使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等方面综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螯合诱导强化植物提取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同时对植物修复后的评价以及螯合诱导植物修复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2055 / 206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螯合诱导植物修复中污染土壤的重金属淋滤行为 [J].
陈亚华 ;
刘亮 ;
王桂萍 ;
郭强 ;
朱迪 ;
沈振国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4) :46-51
[2]   EDTA与EDDS螯合诱导印度芥菜吸取修复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研究 [J].
宋静 ;
钟继承 ;
吴龙华 ;
王国庆 ;
李晨曦 ;
骆永明 ;
钱薇 .
土壤, 2006, (05) :619-625
[3]   可降解螯合剂EDDS诱导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潜力 [J].
魏岚 ;
陈亚华 ;
钱猛 ;
沈振国 ;
李向东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2) :33-38
[4]   螯合剂EDDS和EDTA诱导海州香薷积累土壤重金属的比较研究 [J].
钱猛 ;
沈振国 ;
魏岚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1) :113-118
[5]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基本原理及强化措施探讨 [J].
魏树和 ;
周启星 .
生态学杂志, 2004, (01) :65-72
[6]  
Heavy Metal Uptake and Extraction Potential of Two Bechmeria nivea (L.) Gaud. (Ramie) Varieties Associated with Chemical Reagents[J] . Jian-hua Zhou,Qing-wei Yang,Chong-yu Lan,Zhi-hong Ye.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 . 2010 (1-4)
[7]   Remediation of Metal-Contaminated Soil by Organic Metabolites from Fungi II—Metal Redistribution [J].
Zandra Arwidsson ;
Bert Allard .
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2010, 207 :5-18
[8]  
Regulation of low-molecular weight organic acid production in fungi[J] . Claude Plassard,Petra Fransson.Fungal Biology Reviews . 2009 (1)
[9]   Remediation of Metal Contaminated Soil by Organic Metabolites from Fungi I—Production of Organic Acids [J].
Zandra Arwidsson ;
Emma Johansson ;
Thomas von Kronhelm ;
Bert Allard ;
Patrick van Hees .
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2010, 205 :215-226
[10]  
Effects of chelates on plants and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arison of EDTA and EDDS for lead phytoextraction[J] . Lur Epelde,Javier Hernández-Allica,José M. Becerril,Fernando Blanco,Carlos Garbisu.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200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