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关系的理性化:表现、机制及后果1——基于湖南Z村的调查

被引:9
作者
张建雷 [1 ,2 ]
机构
[1]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2]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家庭关系; 理性化; 去伦理化; 市场化;
D O I
10.14132/j.2095-7963.2014.04.008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家庭关系的理性化是当前农民家庭生活的一个重要变动方向。以湖南Z村农民家庭生活的经验调查为基础发现,家庭关系的理性化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代际关系的交换性、兄弟关系的原子化和夫妻关系的工具化,从本质上体现了家庭生活去伦理化的趋势。市场经济兴起后,工具理性在家庭生活领域的扩张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变动。这些变化事关中国农民的价值和意义世界之变,应成为当前农村研究的重要领域。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4+66 +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私人生活的变革.[M].龚小夏译;阎云翔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2]  
中国家族法原理.[M].(日)滋贺秀三著;张建国;李力译;.法律出版社.2003,
[3]  
家与中国社会结构.[M].麻国庆[著];.文物出版社.1999,
[4]   交换型代际关系:农村家际代际关系的新动向——对江汉平原农村的定性研究 [J].
孙新华 ;
王艳霞 .
民俗研究, 2013, (01) :134-142
[5]   试论农村代际关系的四个维度 [J].
贺雪峰 ;
郭俊霞 .
社会科学, 2012, (07) :69-78
[6]   理性化及其传统:对韦伯的中国观察 [J].
李猛 .
社会学研究, 2010, 25 (05) :1-30+243
[8]   农民价值观的变迁对家庭关系的影响——皖北李圩村调查 [J].
陈柏峰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1) :106-113
[9]   私人生活与乡村治理研究 [J].
贺雪峰 .
读书, 2006, (11) :1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