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试论现代汉语中的“悖义”结构
被引:6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黎明
机构
:
[1]
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来源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年
/ 02期
关键词
:
语义;
相悖;
肯定;
否定;
形式;
意义;
虚化;
强调作用;
D O I
:
10.13971/j.cnki.cn23-1435/c.2000.02.013
中图分类号
:
H13 [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
学科分类号
:
0501 ;
050103 ;
摘要
:
“悖义”结构是一些不合常理但又广泛使用的语言形式。“悖义”结构不同于反问句、反语,也不同于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思的偏正结构(不坏→好)。 “悖义”结构有两大类型(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义、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义),十余种格式(好不 A、难免不 V、差点没 V、未V之前、果不然、差点儿 V、险些 V/A、几乎 V/A、好A)。这些“悖义”结构都是规范的,分析这些“悖义”结构必须从它们的结构成分、结构关系和表达作用等方面进行。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3
页数:3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