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猴脑血管缺血模型复制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
被引:10
作者:
潘兴华
[1
]
贺斌
[2
]
庞荣清
[2
]
刘力
[2
]
和占龙
[3
]
唐隆旺
[2
]
李进领
[2
]
张步振
[2
]
陈系古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医学实验动物中心
[2]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3]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昆明医学生物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缺血性脑损伤;
移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1 ;
1002 ;
摘要:
目的建立猕猴局灶性血管缺血性脑损伤模型,评价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损伤的疗效及临床治疗可行性。方法用导管介入法从股动脉将栓子输送至大脑中动脉使大脑中动脉分支动脉栓塞,诱发局灶性缺血性脑损伤,经CT扫描确认脑损伤及部位和行为学观察符合脑损伤要求。分离扩增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至第4代,于脑血管栓塞后30d,在CT引导下将4×108细胞/kg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脑损伤部位,每月1次连续观察脑损伤面积及行为学变化。结果脑血管栓塞前造影明显可见左侧大脑中动脉血管树及其分支分布情况,栓塞后血管造影证实额颞区无血管显示,随后连续CT扫描见额颞叶区明显梗死灶,行为学观察可见血管栓塞对侧前后肢运动功能严重障碍。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3个月可见脑损伤面积明显缩小,脑神经功能明显改善,半年后脑损伤面积进一步缩小,脑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有助于缺血性脑损伤结构修复和功能恢复。
引用
收藏
页码:533 / 536+532+612
+532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