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一个制度分析

被引:2
作者
孟庆峰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马尔萨斯陷阱”; 农民工市场; 农户经济; 国际垂直分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1 [劳动力];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本文讨论了"进入城市、进入工厂"的农民工是如何产生的。笔者认为,农民工问题不仅仅是人员流动问题,在这一问题的背后是生产关系变革,它关系到生计模式的"大转变"。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形成过程,从表面上看是通过制度性变革释放农户多样化的生产能力的过程,但背后却是一系列将权力还原为财富的制度创造过程。随着积累体制的变化,农民工的存在形式由在乡农民工变为进城农民工。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及从单方面因素出发研究农民工市场的人力资本理论、制度理论和结构分析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统计年鉴.[Z].郑京平 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2]  
唯物史观的经济分析模式及其应用.[M].何干强; 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3]  
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M].杨思远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4]  
分工、技术与生产组织变迁.[M].谢富胜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5]  
农民与市场.[M].潘维著;.商务印书馆.2003,
[6]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美)黄宗智著;.中华书局.2000,
[7]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3,
[8]  
中国乡镇企业艰辛的历程.[M].张毅著;.法律出版社.1990,
[9]   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两重“二元性”:理论与现实 [J].
张昭时 ;
钱雪亚 .
学术月刊, 2009, 41 (08) :76-83
[10]   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人员流动及其决定机制——兼析大城市的新二元结构 [J].
严善平 .
管理世界, 2006, (08) :8-1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