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丘陵区地表水资源动态与合理调蓄利用研究

被引:12
作者
黄道友
陈桂秋
王克林
黄敏
彭廷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所农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所农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湖南长沙 
[3] 湖南长沙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4] 湖北武汉 
关键词
地表水资源; 动态; 合理调蓄利用; 季节性干旱; 红壤丘陵区;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04.03.019
中图分类号
S271 [农业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红壤丘陵景观中相对独立且整体性强的集水区为基本单元,重点研究了集水区内降水、蒸散、水量蓄存等地表水资源的年变化。结果表明,降水资源在集水区内的陆面拦截蒸散、塘堰蓄存、排出集水区三者中的分布比例约为7∶2∶1,在水土保持型坡地的植被拦截、土壤渗流、地表径流三者中的分布比例约为3∶5∶2;每公顷1m土体中的土壤贮水量,在丰水季节,水土保持型坡地要比非水保坡地高出864 0~1067 0m3,少水季节则高出647 0~855 0m3。研究结果还表明,以集水区为单元的农业灌溉用水量,一般为年降水量的12%左右,蓄存此水量的塘堰面积应占集水区土地总面积的11%左右,对于塘堰面积已占土地总面积10%左右的红壤丘陵区而言,抗御季节性干旱依靠扩大塘堰蓄水已不现实,其主要途径应是充分发挥水库工程和"土壤水库"的巨大抗旱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70 / 37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红壤丘陵集水区土地开发利用潜力与发展机制研究
    黄道友
    姚季伦
    彭廷柏
    陈桂秋
    [J]. 农业经济问题, 2003, (05) : 24 - 27+79
  • [2] 丘岗坡地水土资源保护与协调发展技术研究
    黄道友
    彭廷柏
    王克林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2, (03) : 102 - 105
  • [3] SD 239-1987. 水土保持试验规范[S]. 1987
  • [4] 红黄壤地区综合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M].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中国农业科学院编著, 2001
  • [5] 中国红壤退化机制与防治[M].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南方红壤退化机制与防治措施研究专题组编著, 1999
  • [6] 桃源综合考察报告集[M].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湖南省桃源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考察队编, 1980
  • [7] 水稻灌溉试验方法[M].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湖南省农业厅农田水利局编著, 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