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脑脊液Ang、AVP、NSE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15
作者
李强
王景周
张莉莉
高唱
周红杰
高东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血管紧张素; 精氨酸加压素;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16 [];
学科分类号
100203 ;
摘要
目的 了解血管性痴呆 (VD)患者血浆、脑脊液 (CSF)中血管紧张素 (Ang )、精氨酸加压素 (AV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的质量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P3 0 0潜伏期 (P3 0 0 PL)、Hachinski缺血量表 (HIS)和社会功能活动调查 (FAQ)评定患者认知功能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浆、CSF中 Ang 、AVP质量浓度 ,用双抗体免疫夹心法 (ELASA)测定血浆、CSF中 NSE质量浓度。结果 VD组血浆、CSF中 Ang 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CSF中 Ang 质量浓度亦显著高于脑梗死 (CI)恢复期 (P <0 .0 1 ) ,血浆 AVP质量浓度无显著变化 (P >0 .0 5 ) ,CSF中 AVP质量浓度显著降低 (P <0 .0 1 ) ,血浆、CSF中 NSE质量浓度同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 (P <0 .0 5 ) ;直线相关分析 :VD组血浆与CSF中 Ang 、AVP质量浓度变化无显著相关 (P >0 .0 5 ) ,血浆与 CSF中 NSE质量浓度变化呈直线正相关(P <0 .0 1 )。结论 脑内 AVP、Ang 在 VD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CSF中 AVP、Ang 质量浓度变化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 ;脑内 NSE质量浓度变化与缺血性脑损害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但不能作为反映认知功能的生化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3+99 +9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Effect of gabaculine on metabolism and release of γ-aminobutyric acid in synaptosomes[J] . Tadashi Asakura,Makoto Matsuda.Neurochemical Research . 199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