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的黑河中游灌区水资源配置效率时空分异

被引:8
作者
蒙吉军
汪疆玮
尤南山
王雅
周朕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资源配置效率; 绿洲灌区; 时空分异; DEA; 黑河中游;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17.01.022
中图分类号
S274 [灌溉制度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摘要
绿洲农业用水效率的提高是协调干旱区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键。以黑河中游农业绿洲24个灌区为研究对象,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土地覆被数据和绿洲灌区统计数据等为数据源,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研究了灌区农业水资源配置效率的时空分异,以及各灌区影响水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各灌区水资源配置效率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平川、罗城、大堵麻、盈科、板桥、蓼泉、梨园河、六坝等灌区水资源配置效率较高,而马营河、老军、洪水河、童子坝河、西浚、上三、安阳、鸭暖、新坝等灌区水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各灌区水资源配置效率均值从2008年的0.797提高到2012年的0.848,空间差异进一步缩小;(2)各灌区水资源配置要素普遍投入过大,水利设施建设及引水密度均超过了灌区实际需求,尤其是山丹县和民乐县的引水密度过大,甘州和高台部分灌区则表现为干渠密度、支斗渠密度明显超过实际需求;(3)DEA最优解显示,灌渠密度普遍饱和,部分灌区引水密度过大,大部分灌区引水密度与投入产出效率最高之间存在34.8%的下调空间。因此,合理分配有限的水资源、大力推广节水工程及措施,是提高绿洲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80+2 +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新疆棉花节水技术灌溉用水效率与影响因素分析 [J].
刘军 ;
朱美玲 ;
贺诚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 29 (02) :115-119
[2]   农业用水效率与技术进步:基于中国农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佟金萍 ;
马剑锋 ;
王慧敏 ;
秦腾 ;
刘高峰 .
资源科学, 2014, 36 (09) :1765-1772
[3]   基于DEA的乌审旗退耕政策实施效率的多尺度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汪疆玮 ;
蒙吉军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4, 12 (04) :73-80
[4]   农业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刘军 ;
朱美玲 .
节水灌溉, 2013, (05) :61-63
[5]   改进的模糊物元模型在灌区农业用水效率评价中的应用 [J].
李绍飞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1, (11) :175-181
[6]   绿洲灌区小麦水分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J].
胡广录 ;
赵文智 ;
武俊霞 .
中国沙漠, 2010, 30 (02) :369-375
[7]   中国农业用水效率及影响因素——基于1997—2006年省区面板数据的SFA分析 [J].
王学渊 ;
赵连阁 .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03) :10-18+110
[8]   改善中国农业用水管理的对策研究 [J].
陈文江 ;
曹威麟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 (02) :30-32
[9]   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DEA分析 [J].
李周 ;
于法稳 .
中国农村观察, 2005, (06) :2-10+81
[10]   灌溉用水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J].
王晓娟 ;
李周 .
中国农村经济, 2005, (07)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