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现代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21
作者
段金廒
陆茵
陈建伟
丁安伟
孙世发
朱荃
机构
[1]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
[2]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29
关键词
方剂; 配伍规律; 生物效应; 活性物质基础; 方剂信息资源;
D O I
10.14148/j.issn.1672-0482.2006.01.001
中图分类号
R289 [方剂学];
学科分类号
100504 ;
摘要
就方剂现代研究方面的一些共性问题并结合本实验室工作的实践,提出集中医与中药、传统与现代、基础与应用的综合优势和多学科的技术手段,探讨方剂现代研究的一些思路和方法,介绍了方剂配伍规律及生物效应研究、方剂活性物质基础研究、新技术在方剂中的应用、方剂信息资源挖掘与利用等研究框架。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Allosteric mod-ulation of estrogen receptor conformation by different wstrogen re-sponse elements. Jennifer RW,Varsha SL,Margaret AL,et al. Journal of Molecular Endocrinology . 2001
[2]   基于网络的中医药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研究 [J].
乔学斌 ;
侯廷军 ;
余慧东 ;
徐筱杰 .
物理化学学报, 2002, (05) :394-398
[3]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考 [J].
丘瑞香 ;
孟君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 (05) :388-389
[4]  
NMR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studies on liver extracts and intact livers from ratstreated with a-naphthylisonthiocyanate. Waters N J,Holmes E,Waterfield CJ,et al. Biochemical Pharmacology . 2002
[5]  
Metabonomictechnology as a tool for rapid throughput in vivo toxicity screening. Robertson DG,Reily MD,Lindon JC,et al. Compre Toxi . 2002
[6]  
Use of a luciferase reportersystem for characterizing G-protein-linked receptors. Christian S,Adolf H,Armin PC. CurrOpin Biot . 1995
[7]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研究 [J].
高月 ;
吕秋军 ;
刘永学 ;
陈鹏 ;
谭洪玲 .
中国新药杂志, 2000, (05) :307-308
[8]   生物技术在中医药动物模型研究中的应用 [J].
陆茵 ;
孙志广 .
世界科学技术, 2002, (06) :28-30+76
[9]   中药复方效应物质基础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J].
马春涛 ;
雷燕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3, (03) :46-49
[10]   基于雌激素应答元件转录调节的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 [J].
王玲巧 ;
吕秋军 ;
牛建昭 ;
王继峰 ;
曲艳燕 ;
温利青 ;
郑龙太 ;
陈媛媛 ;
张敏 .
中国中药杂志, 2003, (06) :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