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何以在德国率先实现了产业化?——兼谈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政策取向

被引:7
作者
周程 [1 ]
周辉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2] 北京大学科学研究部
关键词
合成氨; 技术创新; 研发管理; 产业培育; 战略性新兴产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16.72 [];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2 ; 120202 ;
摘要
德国巴斯夫公司的合成氨法固氮工程被认为是史上最大的科学事业之一。因合成氨技术既可以用于生产造福人类用的化肥,又可以用来生产杀害人类用的炸药,故其产业化轨迹非同寻常。针对合成氨的产业化这个产业技术发展史上的独特个案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讨论,并着重回答了两个问题:合成氨技术何以能快速跨越创新过程中的死亡之谷,并最终实现了产业化?合成氨的产业化给我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留下了哪些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如何育成的?——哈伯-博施合成氨法的发明与应用过程考察 [J].
周程 ;
周雁翎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1, 28 (01) :84-94
[2]   跨越创新过程中的“死亡之谷”——科技成果产业化问题刍议 [J].
周程 ;
张杰军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 31 (03) :50-55
[3]   19世纪德国合成染料工业的兴起──以科学为基础的产业发展之实例 [J].
樊春良 .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7, (02) :54-63
[4]   论中试问题 [J].
陈祖新 ;
翁洁 .
研究与发展管理, 1995, (02) :21-25
[5]  
The Alchemy of Air:A Jewish Genius,a DoomedTycoon,and the Scientific Discovery That Fed the World butFueled the Rise of Hitler. Hager T. Harmony Books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