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标志上经济利益的法律保护理由之辨——学说商榷与正确思路

被引:4
作者
陈龙江
机构
[1] 海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格标志; 经济利益; 正当化理由; 人格自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几种既有学说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保护人格标志上经济利益的正当性。它们有其合理成分,但也存在不可回避的理论缺陷,因此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人格标志的商业利用同时涉及被利用人的人格自治。因此,人格权赋以每个人是否以及在何种条件下商业利用自己的人格标志的自主决定权。该自主决定权同时决定了人格标志上的经济利益排他性地归属于人格标志的主体。但是人格自治理论不适用于论证人格标志上经济利益的死后保护。人格标志上经济利益的可继承性毋宁是财产权可继承原则的逻辑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死者人格精神利益保护:案例比较与法官造法 [J].
张红 .
法商研究, 2010, 27 (04) :143-152
[2]   人格权商品化的正当性辨析 [J].
陈丽娟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0) :53-56
[3]   商品化权的正当性论析——基于财产权劳动学说的思考 [J].
张丹丹 ;
马哲 .
当代法学, 2009, 23 (03) :73-79
[4]  
民法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李永军著, 2006
[5]  
民法学原理[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张俊浩主编, 2000
[6]  
侵权行为法[M]. 法律出版社 , 王利明,杨立新编著, 1996
[7]  
Private Ownership of Public Image: Popular Culture and Publicity Rights[J] . California Law Review . 1993 (1)
[8]   AN ECONOMIC-ANALYSIS OF COPYRIGHT LAW [J].
LANDES, WM ;
POSNER, RA .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1989, 18 (02) :325-363
[9]  
The Commercial Appropriation of Personality. Huw Beverley-Smi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2008
[10]  
Lugosi v.Universal Pictures. 603 P.2d 425(Cal 19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