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长江以南冲积平原地区白土的特性及其改良

被引:4
作者
朱克贵
徐盛荣
方明
李家金
机构
[1] 南京农学院,南京农学院,南京农学院,南京农学院
关键词
白土层; 漂白层; 耕作层; 腐殖质层; 土壤肥力; 耕作管理; 长江以南; 富啡酸; 肥力特性; 江苏;
D O I
10.19336/j.cnki.trtb.1963.05.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江苏长江以南、太湖西北部的广阔平原上,分布有一定面积的白土。据统计,各种白土约有90万亩以上,占太湖流域江苏部分总耕地面积的12%左右,其中低产的淀煞白土约50万亩左右。该土的生产水平较低,水稻单产一般为300-400斤/亩,此当地的高产土壤低1/4-1/3;三麦单产仅100斤/亩左右,比高产土壤约低1/3;绿肥生长更差。因此,它对太湖地区生产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长江中下游白土的地理分布规律及其形成过程的特点 [J].
徐琪 .
土壤学报, 1962, (01) :44-54
[2]   水稻土晒干措施的增产效果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J].
沈梓培 ;
黄东迈 ;
白纲义 ;
段秀泰 .
土壤学报, 1959, (Z2) :124-134
[3]   太湖流域低产“白土”的成因及其改良 [J].
于天仁 ;
谢建昌 ;
杨国治 ;
高子勤 ;
陈家坊 ;
沈壬水 ;
丁昌璞 ;
周起崑 .
土壤学报, 1959, (Z1) :44-60
[4]   江苏省的“白土”水稻田 [J].
周传槐 .
土壤学报, 1958, (04) :217-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