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程序正义看社会保障碎片化

被引:4
作者
赵晓芳
机构
[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碎片化; 程序正义; 结果正义;
D O I
10.14180/j.cnki.1004-0544.2012.12.025
中图分类号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呈现一系列碎片化状态,计划经济时期决策体制的程序非正义是其成因之一。社会保障碎片化有其历史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碎片化社会保障体系既无效率,又损害公平的弊端逐渐显现,制度难以实现结果正义。要实现社会保障维护人的内在价值,需要弥合碎片化,路径之一是在社会保障立法过程和社会保障行政过程中实现程序正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当代中国决策体制的形成与变革 [J].
周光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3) :101-120+222
[2]  
The New Public Service:Serving Rather than Steering. Denhardt Robert B,Denhardt Janet Vinza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 2000
[3]  
中国社会保险“碎片化制度”危害与“碎片化冲动”探源[J]. 郑秉文.  社会保障研究. 2009(01)
[4]  
正义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罗尔斯(Rawls,J.)著, 1988
[5]  
我国公共政策对收入分配影响评价[N]. 李实,罗楚亮. &nbsp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 (007)
[6]   论社会保障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 [J].
徐辉 ;
丁煜 .
中国行政管理, 2005, (01) :104-109
[7]  
程序正义论纲[J]. 陈瑞华.  诉讼法论丛. 1998(01)
[8]   从分化到整合: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起源、改革与前瞻 [J].
李迎生 .
教学与研究, 2002, (08) :17-22
[9]   程序正义的理论基础——评马修的“尊严价值理论” [J].
陈瑞华 .
中国法学, 2000, (03) :14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