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乳酸菌胞外多糖产生的影响因素及其提取

被引:5
作者
陈营
孙莉萍
曾勇
王蕾
安利国
机构
[1] 烟台大学化学生物理工学院
[2] 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乳酸菌; 胞外多糖; 柱层析; 薄层层析;
D O I
10.13344/j.microbiol.china.2005.04.017
中图分类号
Q936 [微生物生物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0 ;
摘要
应用苯酚—硫酸法对乳酸菌胞外多糖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表明该菌株在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40~48h,pH值降到4时,胞外多糖的产量最大。葡萄糖是乳酸菌产生多糖的良好碳源。在对乳酸菌的培养物进行离心、透析、脱蛋白、脱色,最后用乙醇沉淀,得到粗品多糖,粗品多糖至少含有两种分子量和含量相差很大的多糖。经过SephadexG-200凝胶柱得到多糖精品EPS-Ⅱ,薄层层析结果显示其为一纯化的样品。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M].王秀奇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糖复合物生化研究技术.[M].张惟杰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3]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研究 [J].
李全阳 ;
夏文水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3, (05) :86-90
[4]   一株乳酸菌所产胞外多糖对荷瘤小鼠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J].
顾笑梅 ;
孔健 ;
王富生 ;
马桂荣 .
微生物学报, 2003, (02) :251-256
[5]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研究 [J].
钟颜麟 ;
彭志英 ;
赵谋明 .
中国乳品工业, 1999, (04)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