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磨咀子出土木器腐蚀病害与机理分析

被引:13
作者
陈庚龄
卢燕玲
赵亚军
机构
[1] 甘肃省博物馆
关键词
武威磨咀子; 糟朽木器; 腐蚀病害; 机理分析;
D O I
10.16334/j.cnki.cn31-1652/k.2006.02.005
中图分类号
K854.3 []; G264.3 [修复];
学科分类号
060106 ; 06 ; 0601 ; 060107 ;
摘要
武威磨咀子是甘肃古代糟朽木器的重要发现地之一,鉴于北方干燥地区出土的潮湿而糟朽(缺饱和水状态)漆木器与南方潮湿地区出土的浸饱水漆木器之间的差异,致使其保护材料与技术方法不同。本工作通过对武威磨咀子出土木器腐蚀病害与机理分析,着重从病害类型、影响藏品保存因素、材质物理化学组成、材质结构缺陷性及藏品的陈列和保存环境方面进行了全面、综合的科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武威磨咀子出土糟朽木器腐蚀病害发生是内外因素长期影响和作用的结果,得出保持保存环境的稳定性和控制木质材质中含水量是解决保护问题的关键,可为“十一五”期间甘肃馆藏木器文物实施全面保护修复提供详实的信息和技术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中国北方干燥地区出土糟朽漆器加固材料及修复方法 [J].
卢燕玲 ;
韩鉴卿 ;
张岚 ;
马清林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3, (03) :31-34
[2]   古书画损毁机理初探 [J].
刘舜强 .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3, (01) :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