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与成本的权衡:社交网络中的“隐私悖论”——以上海市大学生的微信移动社交应用(APP)为例

被引:37
作者
申琦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关键词
微信; 保护动机理论; 隐私关注; 隐私保护行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G645.5 [];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040106 ;
摘要
论文运用保护动机理论,基于2016年《上海市大学生微信使用与隐私保护行为情况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上海大学生在使用手机微信移动社交应用(APP)时的利益评估、风险评估、自我效能感与隐私保护行为成本评估,如何影响他们的隐私关注度以及相应的隐私保护行为。结果显示:社交网络隐私风险的评估,影响大学生使用微信移动社交应用(APP)时的隐私关注以及相应的保护行为,利益评估和自我效能感不产生显著影响,即当大学生认为使用微信移动社交应用的风险越高时,他们的社交网络隐私关注度越高;并且当感觉隐私保护行为成本较低时,社交网络隐私关注度高的大学生才会采取一定的隐私保护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9+127 +127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互联网治理中的隐私议题:基于社交媒体的个人生活分享与隐私保护 [J].
殷乐 ;
李艺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6, 23(S1) (S1) :69-77+127
[2]   信息技术与网络空间安全发展趋势 [J].
李凤华 .
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 2015, 1 (01) :8-17
[3]   从隐私到个人信息:利益再衡量的理论与制度安排 [J].
张新宝 .
中国法学, 2015, (03) :38-59
[5]   大学生微信朋友圈发帖特点及原因探讨 [J].
曹畅 ;
郭双双 ;
赵岩 ;
孙妍 ;
琦彬 ;
康丽颖 .
中国青年研究, 2015, (04) :69-73
[6]   有中介的调节变量和有调节的中介变量 [J].
温忠麟 ;
张雷 ;
侯杰泰 .
心理学报, 2006, (03) :448-452
[7]  
Online Privacy Concerns and Privacy Management: A Meta‐Analytical Review[J] . Lemi Baruh,Ekin Secinti,Zeynep Cemalcilar.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 2017 (1)
[8]  
Gender Differences in Privacy-Related Measures for Young Adult Facebook Users[J] . Mariea Grubbs Hoy,George Milne.Journal of Interactive Advertising . 2010 (2)
[9]  
Facebook and Online Privacy: Attitudes, Behaviors, and Unintended Consequences[J] . BernhardDebatin,Jennette P.Lovejoy,Ann‐KathrinHorn,Brittany N.Hughes.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 2009 (1)
[10]  
Keeping our network safe: a model of online protection behaviour[J] . Doohwang Lee,Robert Larose,Nora Rifon.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200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