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生物炭研究进展与前景

被引:463
作者
陈温福
张伟明
孟军
机构
[1] 不详
[2]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辽宁省生物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不详
关键词
生物炭; 耕地质量; 粮食安全; 农业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K6 [生物能及其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0703 ;
摘要
生物炭以其良好的解剖结构和理化性质,广泛的材料来源和广阔的产业化发展前景,成为当今农业、能源与环境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合分析、评述了生物炭在土壤、作物、农田生态系统等领域应用的主要研究进展及其未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从低碳、循环、可持续视角,客观、辩证地探讨了生物炭在农业上的应用价值及其产业化发展前景。生物炭在修复土壤障碍,提升耕地生产性能和作物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开发生物炭产业的方向与建议,旨在为中国生物炭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3324 / 333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低量生物质炭对2种热带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初报 [J].
邓万刚 ;
吴鹏豹 ;
赵庆辉 ;
漆智平 ;
吴蔚东 .
草地学报, 2010, 18 (06) :844-847+853
[2]   生物炭对玉米苗期生长、养分吸收及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J].
张晗芝 ;
黄云 ;
刘钢 ;
许燕萍 ;
刘金山 ;
卑其诚 ;
蔺兴武 ;
朱建国 ;
谢祖彬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11) :2713-2717
[3]   黑碳对玉米生长和土壤养分吸收与淋失的影响 [J].
刘世杰 ;
窦森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9, (01) :79-82
[4]   环保型炭基缓释肥应用于大豆、花生应效果初报 [J].
崔月峰 ;
陈温福 .
辽宁农业科学, 2008, (04) :41-43
[5]   颗粒炭及新型缓释肥对玉米的应用效应研究 [J].
崔月峰 ;
曾雅琴 ;
陈温福 .
辽宁农业科学, 2008, (03) :5-8
[6]   黑碳在土壤有机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 [J].
张旭东 ;
梁超 ;
诸葛玉平 ;
姜勇 ;
解宏图 ;
何红波 ;
王晶 .
土壤通报, 2003, (04) :349-355
[7]  
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其在作物生产上的应用[D]. 张伟明.沈阳农业大学. 2012
[8]   Effects and fate of biochar from rice residues in rice-based systems [J].
Haefele, S. M. ;
Konboon, Y. ;
Wongboon, W. ;
Amarante, S. ;
Maarifat, A. A. ;
Pfeiffer, E. M. ;
Knoblauch, C. .
FIELD CROPS RESEARCH, 2011, 121 (03) :430-440
[9]   A quantitative review of the effects of biochar application to soils on crop productivity using meta-analysis [J].
Jeffery, S. ;
Verheijen, F. G. A. ;
van der Velde, M. ;
Bastos, A. C. .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2011, 144 (01) :175-187
[10]  
Impact of biochar amendments on the quality of a typical Midwestern agricultural soil[J] . David A. Laird,Pierce Fleming,Dedrick D. Davis,Robert Horton,Baiqun Wang,Douglas L. Karlen.Geoderma . 201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