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试探肝郁证的临床规律——附146例资料分析
被引:21
作者
:
郑吉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
郑吉民
罗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
罗仁
陈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
陈健
陈宝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
陈宝田
吴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
吴平
机构
:
[1]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
[2]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 进修生
来源
:
中医杂志
|
1989年
/ 10期
关键词
:
肝郁证;
临床研究;
多见;
病证;
系统疾病;
复合病;
西医疾病;
D O I
:
10.13288/j.11-2166/r.1989.10.017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属于肝郁证的宏观临床研究,以整群抽样680份内科病历为对象,对照分析肝郁证146例与非肝郁证534例。分析结果认为,肝郁证具有三个临床特点:一是肝郁证以女性、中年为多见;二是肝郁证多见于多种中西医病证中;三是肝郁证以呈现复合病证者为多见。统计表明,肝郁证多见于内分泌、消化、神经、心血管等系统疾病中;中医辨证以兼有脾虚、血瘀、化热为多见。作者建议将胸胁腹部胀闷/疼痛、病势波动性大、脉弦,列为肝郁证临床辨证的简化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0
页数:2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