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电针干预膝骨关节炎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含量的变化
被引:20
作者:
周景辉
吴耀持
张峻峰
张圣宏
李石胜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针推伤科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荧光定量PCR;
膝骨关节炎;
电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背景: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在维持关节软骨正常和关节修复中有重要的意义。目的:观察电针与透明质酸钠治疗大鼠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从转化生长因子β调控角度,探讨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制。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7/2008-04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实验动物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免疫研究所完成。材料:健康清洁级3月龄雄性SD大鼠80只,体质量250~300g。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药物组,每组各20只。方法:除正常组大鼠外,均通过结扎大鼠股静脉的方法建立膝骨关节炎大鼠模型,术后1周内,每日驱赶所有动物活动1h,以促进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形成。正常组大鼠通过手术找到股静脉后缝合。造模1个月后,电针组用G-6805C型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刺激大鼠犊鼻穴和膝眼穴,1次/d,20min/次;药物组为关节腔内注射药物透明质酸钠,1次/周,0.1mL/次。治疗2周后,采集各组动物膝关节滑膜组织进行检测。主要观察指标:记录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受体熔解曲线和扩增曲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受体Ⅰ、Ⅱ的含量。结果:除正常组外,其他3组实验动物膝关节滑膜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电针组、药物组的转化生长因子β1受体Ⅰ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受体Ⅱ含量也较治疗前减少(P<0.05)。结论:用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是通过下调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含量来改善骨关节炎症状的;其受体含量的减少有助于膝骨关节炎的恢复。
引用
收藏
页码:4690 / 4695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