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河富营养化现状及其防治方法

被引:4
作者
周扬
王凡
徐亚同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关键词
清溪河; 富营养化; 植物修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2 [河流];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池州市清溪河的富营养化现象日渐严重,列举了富营养化的危害,并分析了清溪河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水生高等植物来恢复清溪河的生态结构,以期达到彻底杜绝富营养化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33 / 234+239 +23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技术进展 [J].
杨清海 .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71-77
[2]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修复措施 [J].
王卷霞 ;
郭便玲 ;
李悦锋 ;
董会利 .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08, (02) :13-14
[3]   太湖蓝藻的成因与启示 [J].
何淑英 ;
徐亚同 .
上海化工, 2007, (09) :1-3
[4]   生态浮床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J].
任照阳 ;
邓春光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S1) :261-263
[5]   藻型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方法 [J].
聂发辉 ;
李田 ;
吴晓芙 ;
王平 .
中国给水排水, 2006, (18) :11-15
[6]   池州市清溪河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 [J].
孙光敏 .
江淮水利科技, 2006, (02) :5-6
[7]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J].
汤卫华 ;
宋虎堂 ;
范志华 .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06, (02) :52-54+72
[8]   我国内陆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其治理方法 [J].
胡国成 .
中国水产, 2005, (12) :74-75+79
[9]   水体富营养化危害、成因及防治 [J].
谢有奎 ;
俞栋 ;
高殿森 ;
陈灌春 .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04, (03) :27-29+37
[10]   湖泊藻型富营养化控制——技术、理论及应用 [J].
王国祥 ;
成小英 ;
濮培民 .
湖泊科学, 2002, (03) :273-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