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治理——社会治理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

被引:15
作者
景天魁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源头治理; 社会治理; 福利建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6 [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治理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实践及研究表明,源头治理是社会治理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是一种有效的社会治理方式。源头治理可以缓解社会紧张度,克服社会离散度,增强社会认同度,重建社会信任度。福利建设是缓解社会紧张度的上策,发展福利服务有利于增强社会团结度,加强福利治理有利于增强社会认同度和信任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20 +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当前社会认同的困境与管理 [J].
敖带芽 .
攀登, 2012, 31 (03) :57-63
[2]   社会原子化:理论谱系及其问题表达 [J].
田毅鹏 ;
吕方 .
天津社会科学, 2010, (05) :68-73
[3]   用民生建设统领经济建设——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新探 [J].
付建成 ;
任晓伟 .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0, (05) :89-94
[4]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N]. 周强.人民日报. 2014 (002)
[5]  
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王俊秀, 2012
[6]  
保卫社会[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郑永年, 2011
[7]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2 全国妇联课题组. 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13-05/18/conter28862083.htm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