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在迷津中的课程改革

被引:56
作者
吴刚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
关键词
国家课改; 知识; 深度学习;
D O I
10.19355/j.cnki.1671-9468.2013.04.002
中图分类号
G423.07 [课程改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首先从历史视角分析了1949年以来中国八次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这种始终自上而下行政推进的精英决策模式的特点;其次针对第8次课改,提出关于时代挑战、教育目标刻画、人的学习机制分析和知识价值的思考乃是构成一项课程改革的理性基础和出发点,而新课程并没有给出这样的坚实思考;第三,从国际视野分析了新课程方案在核心理念及课程目标解释等方面的框架性缺失;第四,针对新课程标志性的四项改革举措,分别论证其实践基础的脆弱和不同理论前提的内在冲突,认为看似宏大的新课程计划其实建立在一片流沙之上;最后,本文主张重新审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强调转向学生的深度学习和建立教育改革的问责制,并进一步提出改革的伦理取向在于从"信念伦理"走向"责任伦理"。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50+185 +185-186
页数:33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Teaching under the new Taylorism: high-stakes testing and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21st century curriculum [J].
Au, Wayne .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2011, 43 (01) :25-45
[2]  
ESSAY REVIEW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J].Geoffrey Milburn.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2000, 3
[3]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D].赵品爱.湖南科技大学.2012, 06
[4]  
布鲁纳教育文化观.[M].(美) 布鲁纳 (Bruner;J.S.) ; 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  
课程与目标.[M].(美) 沃克; (美) 索尔蒂斯;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6]  
知识论导论.[M].(美) 波伊曼;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  
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高文; 徐斌艳; 吴刚; 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8]  
课程导论.[M].(美) 麦克尼尔 (McNeil;J.D.) ; 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9]  
学习的视界.[M].(美) 菲利浦斯; (美) 索尔蒂斯;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0]  
政策.[M].(英)H.K.科尔巴奇(H.K.Colebatch)著;张毅;韩志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