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东部怒江变质地体的地质特征和变质作用

被引:3
作者
富公勤
潘桂棠
徐跃荣
王培生
机构
关键词
变质地体; 嘉玉桥; 断裂带; 断层带; 构造带; 白云母; 片岩; 变质岩; 变质作用; 地质作用; 欧亚板块; 细晶; 地质特征; 亚相; 方解石; 西藏; 怒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藏东怒江变质地体是指不整合于上三迭统之下,由嘉玉桥群所组成的变质地体(Meta-morphic terrain)。它是三江褶皱系基底的一部分,出露在洛隆县嘉玉桥到八宿县怒江桥一带,大体上沿怒江河谷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燕山期时,它们恰好位于所谓的冈瓦纳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缝合线(班公湖—东巧—怒江缝合线)的转弯处。那时,它们是欧亚板块的前缘部分。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9+137 +13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The b 0 value of the potassic white micas as a barometric indicator in low-grade metamorphism of pelitic schists.[J].F. P. Sassi;A. Scolari.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1974, 2
[2]  
西藏东部地质及矿产调查资料.[M].中国科学院西藏工作队地质组著;.科学出版社.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