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研究

被引:11
作者
余华银
杨烨军
机构
[1] 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2] 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安徽蚌埠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城市化; 协整分析;
D O I
10.19337/j.cnki.34-1093/f.2007.01.003
中图分类号
F427 [地方工业经济];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1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安徽省作为中部欠发达省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还处于较低水平。研究安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和互动程度,对于积极推进安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别建立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测算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测算安徽1985-2004年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数,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安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结论表明,安徽新型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显著,而安徽城市化对新型工业化的促进作用较弱。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建立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 [J].
国家城调总队福建省城调队课题组 .
统计研究, 2005, (07) :15-19
[2]   我国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关系发展研究 [J].
任启平 ;
董爽 .
经济问题探索, 2004, (12) :7-11
[3]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 [J].
龚曙明 .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4, (05) :89-91
[4]   北京市农村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 [J].
孟素洁 ;
黄序 .
城市问题, 2004, (04) :40-44
[5]   关于农村城市化水平评价方法的探讨 [J].
陈建新 ;
谭教千 .
特区理论与实践, 2003, (11) :26-28
[6]   建立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 [J].
吴亚燕 .
江苏统计, 2003, (04) :45-46
[7]   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探索 [J].
任才方 ;
王晓辉 .
中国统计, 2003, (05) :24-25
[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1年目标实现程度的综合评价和分析[J]. 朱庆芳.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2(12)
[9]   城市化进程的综合评价指标和方法 [J].
马成文 .
经济论坛, 2001, (23) :12-13
[10]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计量分析与实证研究[D]. 白先春.河海大学.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