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中两线不同水文区降水丰枯遭遇性分析

被引:56
作者
郑红星
刘昌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降水; 水文区; 南水北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122 [洪水];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南水北调东中两线不同水文区来水的丰枯遭遇性是跨流域水资源调配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据年、季和月三种不同时间尺度的降水系列分别探讨了华北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及华北地区与汉江上游来水丰枯的遭遇性。结果表明 :不论是华北地区与长江中下游 ,还是华北地区和汉江上游 ,其降水丰枯异步频率都略大于丰枯同步频率。在丰枯同步现象中 ,南北同枯出现的频率较低。就适合调水的 4种丰枯遭遇情形统计 ,华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年尺度上的频率总和约为 40 % ,春季则仅为 2 8% ;而华北地区和汉江上游年尺度上的频率和为 2 4 % ,而春冬略高 ,约为 35%。因此 ,要提高南水北调工程的利用价值 ,增强工程的可靠性 ,在规划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工程的调蓄能力 ,合理配置 ,科学调控 ,以改变天然降水的丰枯遭遇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523 / 53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1880年以来华北降水及水资源的变化 [J].
张庆云 .
高原气象 , 1999, (04) :486-495
[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同调水规模对汉江中下游影响分析 [J].
沈大军 ;
刘昌明 .
地理学报, 1998, (04) :55-62
[3]   北京地区旱涝变化规律及其预测试验 [J].
黄嘉佑 .
地理学报, 1990, (01) :102-109
[4]   我国旱涝36年周期及其产生的机制 [J].
王绍武 ;
赵宗慈 .
气象学报, 1979, (01) :64-73
[5]   论年雨量之常态性 [J].
徐尔灏 .
气象学报, 1950, (Z1) :17-34
[6]  
中国水文区划[M]. 科学出版社 , 熊怡等 著, 1995
[7]  
远距离调水[M]. 科学出版社 , 左大康, 1983
[8]  
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M]. 地图出版社 , 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主编,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