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量刑精确制导

被引:29
作者
赵廷光
机构
[1] 武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罪责; 量刑; 量刑精确制导; 法官自由裁量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我国《刑法》第5条既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也是量刑公正的一般标准,它要求量刑精确制导,最大限度地避免刑罚误差。实现量刑精确制导的根本出路是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依法构建量刑标尺,将法定刑空间划分为200个刻度,把其中各种刑罚折算或者虚拟为有期徒刑的月数,明确1个刻度所体现的不同性质刑罚的度量,用以计算刑罚的轻重程度;(2)在正确定罪并找准法定刑的前提下,理性评价犯罪人具有的量刑情节,将其所反映的社会危害程度和人身危险程度用一定数值(积分)表示,借以计算行为人罪责的大小程度;(3)将量刑情节的轻重积分与量刑空间的轻重刻度按"1∶1"的标准相对应,前者在相应量刑空间中的读数,便是量刑公正的最佳适度。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106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量刑规则实证分析.[M].朱平著;.群众出版社.2006,
[2]  
量刑均衡方法.[M].汤建国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
[3]  
罪刑均衡实证研究.[M].白建军著;.法律出版社.2004,
[4]  
中英量刑问题比较研究.[M].中国政法法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5]  
德国刑法教科书.[M].(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Hans-HeinrichJescheck);(德)托马斯·魏根特(ThomasWeigend)著;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6]  
社会度量学原理.[M].高隆昌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7]  
刑法学.[M].高铭暄;马克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  
德国刑法教科书.[M].(德)弗兰茨·冯·李斯特(FranzV.Liszt)著;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0,
[9]  
数学.[M].[美]M.克莱因(MorrisKline)著;李宏魁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全集.[M].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编.人民法院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