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地热资源与地壳热结构

被引:30
作者
白嘉启 [1 ]
梅琳 [2 ]
杨美伶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壳热结构; 地热资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4.2 [地球的内部热];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地壳结构和高热背景。南部的喜马拉雅地块属于“热壳冷幔”型,拉萨—冈底斯地体属于“热壳热幔”型地块,该区域内中地壳范围内存在一低速高导层,可能为部分熔融岩浆囊,形成了规模宏伟的地热带。高原水热活动带主要出露在喜马拉雅—冈底斯—念青唐古拉之间,>25℃的水热区有283处,>80℃的沸、热泉有近40处。著名的羊八井高温热储地热田,已经建成装机容量达25.18 MW的地热电站,为拉萨输送了大量电力,地热资源在高原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巨大的开发前景和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354 / 36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典型高温地热系统——羊八井热田基本特征 [J].
多吉 .
中国工程科学, 2003, (01) :42-47
[2]   西藏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探讨 [J].
谢鄂军 .
西藏科技, 2002, (03) :16-27
[3]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双陆内俯冲构造与部分熔融层特征──INDEPTH项目结果的初步综合 [J].
赵文津 ;
K.D.Nelson ;
徐中信 ;
L.D.Brown ;
J.T.Kuo ;
R.Meissner ;
熊嘉育 ;
INDEPTH项目组 .
地球物理学报, 1997, (03) :325-336+445
[4]   揭示青藏高原的隆升——青藏高原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 [J].
吴功建 ;
肖序常 ;
李廷栋 .
地球科学, 1996, (01) :37-38+40-43
[5]   中国地热资源的分布及其开发利用 [J].
陈墨香 .
自然资源, 1991, (05) :40-46+58
[6]   青藏高原隆升的构造热演化机制 [J].
沈显杰 .
地质科学, 1986, (02) :101-113
[7]  
西藏羊八井—当雄—谷露地堑的地质特征与形成时代[A]. 吴珍汉,胡道功,吴中海,叶培盛,江万.青藏高原地质过程与环境灾害效应文集[C]. 2005
[8]  
西藏地热[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著, 1981
[9]  
地热学及其应用[M]. 科学出版社[西德]O·卡普迈耶,R·海涅尔 著,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