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患者与正常人口服甲硝唑药代动力学对比研究

被引:13
作者
焦效兰
杨毓章
爱民
王宏智
周建秀
郭秀兰
肖跃平
机构
[1] 内蒙古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2] 内蒙古电力学校医务室
[3] 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院
关键词
甲硝唑;高效液相色谱法;药代动力学;药物不良反应;
D O I
10.13699/j.cnki.1001-6821.1998.02.009
中图分类号
R969.1,R589.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9名高脂血症患者及9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了单剂量口服甲硝唑600mg的唾液药代动力学对比研究,以探讨高脂血症患者服用甲硝唑后ADRs出现率高的原因;结果为:两组甲硝唑药时曲线均符合一室开放模型。结果为高血脂组:Tp为1.15±1.20h;Cmax为14.02±1.54mg·L-1;T1/2ke为12.91±6.30h;AUC为272.24±82.85μg·h·L-1。正常组:Tp为2.204±1.53h;Cmax为10.35±2.77mg·L-1;T1/2Ke为8.07±4.28h;AUC为154.43±69.41μg·h·L-1。两组之间T检验差异显著,高脂血症者对甲硝唑吸收快、达峰快、吸收量多、代谢排泄慢、T1/2延长、AUC明显增大造成体内药物浓度高。结果表明临床高脂血症患者用甲硝唑后的药物不良反应多且严重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蒙汉族健康志愿者甲硝唑唾液药代动力学比较
    爱民
    焦效兰
    杨毓章
    周建秀
    金丽平
    [J].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1997, (03) : 16 - 18
  • [2] 高血脂患者口服甲硝唑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陈淑敏
    杨毓章
    王宏智
    爱民
    贺雅利
    刘福荣
    曹民勤
    焦效兰
    [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1996, (04) : 200 - 203
  • [3] 单剂量口服甲硝唑在唾液中的药代动力学
    焦效兰
    爱民
    杨毓章
    童乐歌
    云皓
    [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1991, (03) : 182 - 185+143
  • [4] 甲硝唑降血脂临床观察
    何家生
    张希亚
    唐澄清
    [J]. 新药与临床, 1985, (06) : 331 - 332
  • [5] 新编药物学.[M].陈新谦;金有豫 主编;汤光等 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