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漫塔格陆相火山岩:塔里木陆块南缘印支期活动大陆边缘的岩石学证据

被引:33
作者
刘红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钙碱性火山岩; 地球化学; 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 活动大陆边缘; 祁漫塔格; 昆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在东昆仑北部的祁漫塔格山地区发育一套晚三叠世陆相火山岩。这套火山岩主要由英安 -流纹质熔岩和火山碎屑岩构成 ,并含有少量的玄武安山岩和安山岩夹层 ,岩石组合类似于消减带之上的玄武岩 -安山岩 -英安岩 -流纹岩组合 ,其岩相特征与安第斯火山岩带发育的“灰流凝灰岩”组合基本一致。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它属于典型的钙碱系列岩石 (CA=5 9) ,并具有富钾特点 ;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为重要特征。具有稀土总量较高 (Σ REE=15 1.2 6~ 2 88.4 3μg/ g)、轻稀土富集 (L a CN/ Yb CN=8.4 2~ 2 1.77)和轻微 -中等程度的负铕异常 ((Eu=0 .2 5~ 0 .82 )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图谱。根据上述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其发育的区域地质条件 ,认为这套火山岩类似于中安第斯的弧火山岩 ,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应为活动大陆边缘。采集于火山岩东、西两个剖面中的两组同位素测年样品 ,获得的全岩 Rb- S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 0 8Ma和 2 2 2 Ma,指示火山岩的喷发时代相当于晚三叠世晚期 (印支晚期 )。根据同位素测年样品的地理分布 ,推断该期火山活动在西部喷发较早 ,东部则相对较晚。由于这套火山岩发育在昆仑造山带北侧与塔里木陆块的接合部位的祁漫塔格山地区 ,因而推断在印支晚期昆仑洋壳
引用
收藏
页码:337 / 351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藏北查桑上三叠统复理石沉积大地构造背景的初步探讨 [J].
李曰俊 ;
孙龙德 ;
龚福华 ;
尹集祥 ;
谭泽金 ;
黄智斌 .
岩石学报, 2000, (03) :443-448
[2]   西昆仑山加里东期花岗岩类构造的类型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姜耀辉 ;
芮行健 ;
贺菊瑞 ;
郭坤一 ;
杨万志 .
岩石学报, 1999, (01) :106-108+110+112-116
[3]   中国西部阿祁昆地区的构造演化 [J].
朱松年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86, (03) :41-52
[4]   再论青藏高原的板块构造 [J].
肖序常 ;
汤耀庆 ;
高延林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6, (03) :7-19
[5]   中国板块构造的轮廓 [J].
李春昱 ;
王荃 ;
张之孟 ;
刘雪亚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0, (00) :11-19+130
[6]  
火成岩微量元素岩石学[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李昌年编著, 1992
[7]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王中刚等 编著, 1989
[8]  
Note to the contribution by V. GOTTINI on the ?Serial character of the volcanic rocks of pantelleria?[J] . A. Rittmann.Bulletin Volcanologique . 1969 (3)
[9]  
花岗岩地质和成矿关系. 徐克勤. 江苏科学出版社 .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