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穗期活体植株对潮霉素的敏感性分析及突变体选育

被引:6
作者
富昊伟 [1 ]
沈圣泉 [2 ]
李友发 [1 ]
陈洋 [3 ]
马兴华 [1 ]
舒小丽 [2 ]
舒庆尧 [2 ]
机构
[1] 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 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
[3] 浙江大学昆虫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 选择标记; 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T); 突变体; 转基因育种; 生物安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携带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T)的转基因作物细胞和组织对抗生素潮霉素具有一定耐性,是作物尤其是单子叶作物遗传转化中常用的选择基因。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活体植株潮霉素抗性快速鉴别技术,用于转基因育种和相关研究。在始穗期前后,用不同浓度潮霉素B溶液(25~100mg/L)喷洒常规及转基因水稻植株,考察叶片和谷粒的中毒症状。发现常规水稻在高于50mg/L的潮霉素溶液处理后,叶片出现褐色斑点,稻穗部分谷粒颖壳呈黄褐色的中毒症状,叶片斑点和黄褐色谷粒的数量均随剂量增大而增加。经100mg/L潮霉素处理后,籼稻品种嘉优99和C10剑叶每平方厘米平均斑点数目为21.1和19.2个,穗上黄褐色谷粒比例分别达27.6%和23.5%;粳稻品种嘉优5号和R5叶片中毒斑点数为11.8和10.7个,黄褐色谷粒比例分别为11.2%和11.9%,表明2份籼稻材料较2份粳稻材料对潮霉素更为敏感。在上述浓度范围内,携带HPT的转Bt基因水稻克螟稻1号均未出现中毒症状。对γ射线诱变处理克暝稻的M2群体(共12万株)穗期喷施100mg/L的潮霉素B溶液,从中筛选到42株潮霉素敏感型突变体,组织化学法分析表明这些植株具有β-葡萄糖苷酸酶GUS活性。对能够取到较嫩叶片的14个单株采用离体叶片法进行抗虫性鉴定,证明这些植株对二化螟仍然表现高抗。上述结果表明,在始穗期喷施100mg/L潮霉素溶液,潮霉素敏感植株可出现明显、直观的中毒症状,可以在活体植株水平上有效鉴别植株是否携带HPT,可用于育种中转基因植株的筛选或转基因安全评估中植株的鉴别。
引用
收藏
页码:198 / 20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水稻OSNADK3基因的克隆及其遗传转化 [J].
吴丽丽 ;
周丛义 ;
高永生 ;
丛悦玺 ;
陈坤明 ;
郭万里 .
核农学报, 2011, 25 (05) :863-870
[2]   粤油7号花生AhNCED1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其活性分析 [J].
万小荣 ;
莫爱琼 ;
刘帅 ;
梁建华 ;
李玲 ;
余土元 ;
郑奕雄 .
核农学报, 2011, 25 (04) :692-699+712
[3]   青花菜BoCHS2基因的克隆、表达和反义载体的构建 [J].
蒋明 ;
苗立祥 ;
钱宝英 ;
魏冬梅 .
核农学报, 2011, 25 (03) :443-447
[4]   甘蓝型油菜抗病虫双价基因转化体系的建立 [J].
刘宏波 ;
郭翔 ;
崔鹏 ;
刘旦 ;
许玲 ;
唐桂香 ;
周伟军 .
核农学报, 2011, 25 (01) :26-31
[5]   潮霉素在大麦遗传转化中的应用研究 [J].
奚亚军 ;
龚文彬 ;
高海战 ;
范学科 ;
刘曙东 .
西北植物学报 , 2008, (02) :2237-2243
[6]   用叶片检测转基因水稻对潮霉素反应的可靠性研究 [J].
张洪 ;
马骏 ;
胡国成 ;
斯华敏 ;
付亚萍 ;
戴良英 ;
孙宗修 .
浙江农业学报, 2005, (06) :341-345
[7]   转基因及常规水稻幼苗对潮霉素敏感性的研究 [J].
王彩霞 ;
吴殿星 ;
沈圣泉 ;
舒庆尧 .
核农学报, 2005, (03) :168-171
[8]   小麦遗传转化中潮霉素适宜筛选浓度的研究 [J].
奚亚军 ;
范学科 ;
侯文胜 ;
张启发 ;
路明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1) :39-42
[9]   Bt转基因水稻对抗生素反应的初步研究(简报) [J].
王忠华 ;
舒庆尧 ;
贺华龙 ;
夏英武 ;
倪新强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1, (02) :111-113
[10]   GUS组织化学染色法——一种快速筛选抗二化螟转Btcry1Ab基因水稻的方法(英文) [J].
吴刚 ;
崔海瑞 ;
舒庆尧 ;
叶恭银 ;
夏英武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0, (02) :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