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目标导向的兰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40
作者
刘海猛
石培基
王录仓
王祖静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土地规划; 低碳; 模糊线性规划; 兰州;
D O I
10.13708/j.cnki.cn11-2640.2012.06.010
中图分类号
F301.23 [土地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研究目的:以兰州市为案例探讨低碳目标导向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途径。研究方法:模糊线性规划,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实证分析,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从碳源和碳汇两方面构建模型显示碳蓄积最大化优化解与碳排放最小化优化解基本吻合。对兰州市2005年以及规划目标年的碳蓄积量和碳排放量进行估算,与原规划方案相比,优化方案到2020年兰州市年均碳蓄积量可增加14.7万t,年均碳排放量可减少18.69万t。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设用地和林地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关系最为密切,建设用地是主要的碳源,碳排放量约占97%,林地、耕地、牧草地是主要碳汇,碳蓄积量约占84%。研究结论:低碳目标导向的优化方案对于增汇减源的效果明显,可为规划方案今后的修编提供借鉴和补充,更好的实现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土地利用对气候变化影响研究进展与图谱分析 [J].
陈溪 ;
王子彦 ;
匡文慧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7) :930-937
[2]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综述 [J].
钱敏 ;
濮励杰 ;
朱明 ;
翁翎燕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 (12) :1410-1415
[3]   低碳概念下的国土规划 [J].
董祚继 .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17 (07) :1-5
[4]   国外土地利用规划发展与借鉴 [J].
王玉波 ;
唐莹 .
人文地理, 2010, 25 (03) :24-28
[5]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以巩义市为例 [J].
杨春玲 ;
秦明周 ;
闫艳 .
生态经济, 2008, (10) :24-28
[6]   基于精明增长理念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以江苏宜兴市为例 [J].
任奎 ;
周生路 ;
张红富 ;
廖富强 ;
吴绍华 .
资源科学, 2008, (06) :912-918
[7]   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 [J].
方精云 ;
郭兆迪 ;
朴世龙 ;
陈安平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6) :804-812
[8]   土地整理过程中碳量损失与生态补偿优化设计 [J].
钟学斌 ;
喻光明 ;
何国松 ;
鲁迪 .
生态学杂志, 2006, (03) :303-308
[9]   中国植被和土壤碳贮量 [J].
李克让 ;
王绍强 ;
曹明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1) :72-80
[10]   Land use change and carbon cycle in arid and semi-arid lands of East and Central Asia [J].
Togtohyn Chuluun ;
Dennis Ojima .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2002, (S1) :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