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标记和环境因素与淮安地区食管癌发病的关系

被引:3
作者
刘冉 [1 ]
尹立红 [1 ]
浦跃朴 [1 ]
王仪 [2 ]
潘恩春 [2 ]
机构
[1]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 江苏省淮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食管癌; 遗传易感性; 基因多态; 基因表达; 交互作用;
D O I
10.13213/j.cnki.jeom.2008.06.032
中图分类号
R735.1 [食管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了解环境和遗传因素在食管癌发病中的作用,结合食管癌易感基因的多种遗传标记和环境危险因素及环境-基因间的交互作用,建立淮安地区食管癌遗传易感性筛查的指标体系。[方法]收集97对食管癌新发病例及其匹配对照的外周血样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多重PCR技术进行相关代谢酶和修复酶基因的基因多态性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PCR)测定mRNA水平,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多态、基因表达等不同水平的遗传标记及其与环境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在食管癌发病中的作用。[结果]食管癌相关危险因素的最优回归模型共引入自变量10项,包括2项环境因素(食用蛋类食品OR=0.728,饮用非自来水水源OR=3.469)、7项基因因素(GSTM1缺失型OR=2.323,GSTT1缺失型OR=2.443,CYP2E1mRNA上调OR=0.647,GSTP1mRNA下调OR=1.290,MTHFRmRNA下调OR=1.378,hMSH2mRNA下调OR=1.276,MGMTmRNA下调OR=1.505)和1项交互作用(住地周围环境污染与MGMT表达下调的一级交互作用OR=1.170)。[结论]淮安食管癌是多种遗传易感特征与环境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当地食管癌的预防应采取综合措施。食管癌遗传易感指标体系的提出可为淮安食管癌高发区易感人群筛检方案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22 / 5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国内外癌症防制现状 [J].
陈建国 ;
陆建华 .
肿瘤, 2007, (09) :755-759
[2]   林州营养干预试验人群恶性肿瘤发病前瞻纵向研究 [J].
孙秀娣 ;
范金虎 ;
陈汶 ;
魏文强 ;
乔友林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01) :87-92
[3]   生活习惯对农村食管癌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 [J].
雷燕 ;
栾荣生 ;
周超 ;
杨春霞 .
现代预防医学, 2006, (05) :755-756
[4]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的研究进展 [J].
朱凌冬 ;
蔡景龙 ;
远里美 .
肿瘤防治研究, 2005, (12) :802-804
[5]   中国2000年及2005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的估计与预测 [J].
杨玲 ;
李连弟 ;
陈育德 ;
D.M.Parkin .
中国卫生统计, 2005, (04) :218-221+231
[6]   饮水与上消化道癌症的关系 [J].
穆丽娜 ;
周学富 ;
丁保国 ;
卫国荣 ;
陈传炜 ;
常军 ;
蔡琳 ;
张作风 ;
姜庆五 ;
俞顺章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4, (06) :244-247
[7]   食管癌发病影响因素Meta分析 [J].
张钦凤 ;
高艳霞 ;
吴多文 ;
薛亚卓 .
中国肿瘤, 2004, (05) :12-14
[8]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Meta分析 [J].
黄志刚 .
中国肿瘤, 2003, (11) :22-26
[9]   食管癌遗传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J].
邹宗峰 ;
林汉生 ;
王声湧 .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3, (02) :131-133
[10]   北京地区汉族人群DNA修复基因XPD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及食管癌风险的研究 [J].
邢德印 ;
齐军 ;
谭文 ;
缪小平 ;
梁刚 ;
于春媛 ;
吕文富 ;
周传农 ;
吴旻 ;
林东昕 .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03, (01) :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