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共享空间的知识螺旋和知识创新机理分析

被引:4
作者
焦运立
机构
[1] 石家庄学院图书馆
关键词
信息共享空间; 知识螺旋; 知识转化; 知识创新;
D O I
10.15941/j.cnki.issn1001-0424.2009.11.005
中图分类号
G201 [信息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信息共享空间之所以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是因为它是一个知识转化和创新的空间,但是这种转化和创新的理论基础是传统的知识螺旋模型,这种模型有其局限性:单维、闭合和线性。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为知识的转化提供了复合的发生空间和科学的动力机制,这些因素促成了共享空间的知识螺旋转动的多维度、多层次和非线性。因此,这种空间的知识螺旋和知识创新的效率将会更高,社会适应性会更强。
引用
收藏
页码:2 / 4+7 +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信息共享空间理论模型建构与动力机制研究 [J].
任树怀 ;
盛兴军 .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8, (04) :34-40
[2]   图书馆知识管理SECI模型探讨 [J].
陈廉芳 .
图书馆学研究, 2008, (01) :39-42+35
[3]   信息共享空间的规划与建设 [J].
任树怀 .
图书情报工作, 2006, (05) :122-124+143
[4]  
信息管理教程[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张广钦编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