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大理河流域不同时间尺度水沙变化影响因素及趋势研究
被引:2
作者:
廖义善
[1
]
卓慕宁
[1
]
蔡强国
[2
]
李定强
[1
]
罗璇
[3
]
机构:
[1]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3] 广东河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来源:
关键词:
大理河;
气候变化;
水沙变化;
尺度;
水土保持措施;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9.06.032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近几十年来黄河中游水沙特征有所改变,以黄河中游典型流域大理河为例,通过分析流域气候及下垫面变化,探求流域产流、产沙量变化的原因及趋势。结果表明: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从1972年后开始显现,1960年代至1990年代,大理河流域产流、产沙量出现了一个先减少再增大的过程。以1960年代为基准,1970年代降雨与下垫面产流能力对流域产流量减少的影响比较接近(51.7%,42.2%),而在1980,1990年代降雨的影响要小于下垫面产流能力的影响(1980年代为27.0%,64.1%;1990年代为38.4%,54.9%);但在汛期尺度上,降雨、下垫面产流能力对流域产流量的影响此消彼长,随时间变化看不出什么规律。受气候以及水土保持措施等的影响,未来大理河流域多年平均尺度下流域产流量、产沙量将会减少,但在某些小的时间尺度(次暴雨)内的产流量、产沙量将有增大的可能;水力侵蚀将会减少,但风力侵蚀却有加强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6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