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新区发展路径的理论、评估与选择研究

被引:6
作者
薛强 [1 ,2 ]
王帅 [1 ]
芮雪 [1 ]
王玉茹 [1 ]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 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
关键词
高新区; 发展路径; 理论基础; 评估方法; 创新驱动发展;
D O I
10.13764/j.cnki.ncds.2014.06.012
中图分类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适应国际科技和经济、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态势,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快速发展,国务院先后批建了114家国家高新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高新区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模式特征。国际上类似的科技和产业园区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其发展理论和实践比较完善。面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形势,对我国高新区发展过程进行全面科学地探究和评估,可以为我国高新区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度的制定、执行提供新的思路和决策依据,能对我国高新区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区域创新环境对高新区研发效率的影响研究 [J].
陈强 ;
左国存 .
上海管理科学, 2014, 36 (03) :79-82
[2]   国内高新区内生式发展的目标转换 [J].
丁孝智 ;
林柳琳 ;
张华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8 (05) :63-70
[3]   硅谷指数与中国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研究 [J].
沙德春 .
中国科技论坛, 2012, (12) :74-81
[4]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中国国家高新区产业升级路径研究 [J].
王崇锋 .
理论学刊, 2012, (08) :46-50
[5]   基于灰色评价方法的高新区品牌竞争力实证研究——以重庆高新区为例 [J].
刘斌 ;
赵红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2, 42 (08) :36-43
[6]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成因分析 [J].
李宏立 ;
武庆良 .
科技管理研究, 2011, 31 (04) :104-107
[7]   中国高新区发展水平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J].
蔡龙海 ;
侯玲娟 ;
周泓 .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4) :25-30
[8]   采用FAHP方法的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J].
郭彦君 ;
柴华奇 ;
卢青 .
现代制造工程, 2009, (04) :143-147
[10]   基于未确知测度模型的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J].
曹庆奎 ;
李琴 ;
李丽杰 .
科技管理研究, 2008, (05) :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