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维纳斯他者视阈中的伦理主体

被引:17
作者
李荣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关键词
列维纳斯; 他者; 主体; 他者性原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2-06 [伦理学流派及其研究];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在后现代哲学对主体的解构浪潮中,列维纳斯却致力于对主体的拯救。列维纳斯所要为之辩护的主体不是传统哲学自我中心意义上的主体,而是以他者为基点的伦理主体。与传统现象学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理解为意向、共在或注视不同,列维纳斯将其看作是某种伦理性的"相遇",这种"无关系的关系"揭示了自我与他者之间的责任关系。这样,列维纳斯就赋予了主体以社会的、伦理的意蕴,展现了当代哲学全新的思维原则——他者性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5+35+159 +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法)让-保罗·萨特(Jean-PaulSartre)著;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  
塔木德四讲.[M].(法)埃马纽埃尔·勒维纳斯(EmmanuelLevinas)著;关宝艳译;.商务印书馆.2002,
[3]  
自我的超越性.[M].(法)让·保尔·萨特(JeanPaulSartre)著;杜小真译;.商务印书馆.2001,
[4]  
书写与差异.[M].(法)雅克·德里达(JacquesDerrida)著;张宁译;.三联书店.2001,
[5]  
自我的根源.[M].(加)查尔斯·泰勒(CharlesTaylor)著;韩震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
[6]  
存在与时间.[M].(德)海德格尔(MartinHeidergger)著;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99,
[7]  
存在与虚无.[M].(法)萨特(Jean-PaulSartre)著;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1997,
[8]  
主体性的黄昏.[M].(美)多尔迈(Dallmayr;FredR.)著;万俊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9]  
国外康德哲学新论.[M].周贵莲;丁冬红编译;.求实出版社.1990,
[10]  
现象学的观念.[M].[德]胡塞尔(Husserl;E·) 著;倪梁康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