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几个基本理论分析

被引:9
作者
陈惠雄
机构
[1] 浙江财经学院人本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博士、教授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人本经济学; 统筹发展;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05.03.004
中图分类号
F092 [中国经济思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当今社会,我国全面提倡人本主义的统筹发展观,把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统一到“以人为本”的轨道上来。然而,为什么要“以人为本”?“人”又以什么为“本”?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发展?这些基础理论问题在以往我国学术界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希望能够在这几个方面提供一些理论帮助,共同推动我国“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全面深入贯彻。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3+66 +6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经济学的基本规律 [J].
陈惠雄 .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2003, (01) :14-19
[2]   生存危机转变中的人类发展战略 [J].
陈惠雄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2, (02) :60-64
[3]   科学与人文 [J].
吴国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4) :4-15+203
[4]   论寿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高综合指标 [J].
陈惠雄 .
经济学家, 2000, (04) :87-91
[5]   对“稀缺性”的重新诠释 [J].
陈惠雄 .
浙江学刊, 1999, (03) :42-46
[6]  
人本主义经济学的挑战[M].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美)马克·A.卢兹(MarkA.Lutz),(美)肯尼思·勒克斯(KennethLux)著, 2003
[7]  
过渡经济学与中国经济[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宋承先著, 1996
[8]  
比较经济制度[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格鲁奇(Gruchy,A.G.)著, 1985
[9]  
Happiness surveys: Some comparability issues and an exploratory survey based on just perceivable increments[J] . Yew-Kwang Ng.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 199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