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语境:“他者”与“世界性”附视频

被引:1
作者
孔新苗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山东济南
关键词
后现代; 当代艺术; 全球化; 中国与世界;
D O I
10.16456/j.cnki.1001-5973.2003.05.004
中图分类号
I0 [文学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1 ;
摘要
作为两大系统的中西哲学文化,对"他者"问题有不同的认识与理解。在后现代语境中,解构理论对西方本体论传统的反思,中国艺术美学风格面向世界的现代性建设,赋予中国传统文明和当代艺术创造新的意义。只有以全球多元文化交流为背景,从"他者"角度切入,才能揭示出当代审美创造的文化与美学意义及引发的问题内涵。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后现代与中国的对话:已有的和应有的 [J].
张法 .
文艺研究, 2003, (04) :5-10
[2]   后殖民理论:谁是“他者”? [J].
宋明炜 .
中国比较文学, 2002, (04) :69-86
[3]   孔子思想与世界和平——以主体性和他者性而论 [J].
金惠敏 .
哲学研究, 2002, (02) :35-42+79
[4]  
域外中国学十论[M].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葛兆光著, 2002
[5]  
世界的逻辑构造[M].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德)鲁道夫·卡尔那普(RudolfCarnap)著, 1999
[6]  
语言哲学[M]. - 商务印书馆 , (美)A.P.马蒂尼奇(A.P.Martinich)编, 1998
[7]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法)萨 特(Sartre,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