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菌根(AM)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体系中的生态意义

被引:33
作者
张勇
曾明
熊丙全
杨晓红
机构
[1] 西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关键词
丛枝菌根; 生物技术; 农业; 生态学;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3.0138
中图分类号
S188 [农业生物工程];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828 ; 0836 ; 090102 ;
摘要
菌根是植物根系与特定的土壤真菌形成的共生体 ,有利于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 ,协助植物抵御不良环境胁迫 .自然条件下 ,大多数植物表现一定的菌根依赖性 ,在植株根系发育过程中如能与适宜的菌根真菌形成良好的菌根结构 ,可提高产量 ,改善品质 ,其中丛枝菌根是最普遍的类型 .丛枝菌根帮助植物抵御不良环境胁迫及病虫害 ,促进植物健康生长 ,可减少化学肥料、杀虫剂施用量 ,以减少对环境、生态不利的化学物质施用量 .丛枝菌根共生体可加速根系生长 ,提高对移动性低的无机离子吸收 ,加速养分循环利用 ,增强植物对不良胁迫 (生物与非生物 )因素的耐受力 ,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 ,提高植物群体的多样性 .文章综述了丛枝菌根真菌生态特征 ,丛枝菌根对寄主植物的影响 ,丛枝菌根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体系的生态意义及其应用潜力 .
引用
收藏
页码:613 / 6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PGPR与AMF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龙伟文
    王平
    冯新梅
    胡正嘉
    李阜棣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2) : 311 - 314
  • [2] 三叶草体内磷通过菌丝桥向黑麦草的传递研究
    艾为党
    张俊伶
    李隆
    李晓林
    冯固
    [J].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5) : 615 - 618
  • [3] AM菌对玉米某些生理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姜德锋
    蒋家慧
    李敏
    刘润进
    李晓林
    [J].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01) : 16 - 21
  • [4] 五室隔板法研究三叶草根间菌丝桥磷传递的可行性
    张俊伶
    李晓林
    杨志福
    李春俭
    张福锁
    [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3) : 9 - 14
  • [5] 定殖于大豆胞囊线虫的淡紫拟青霉生物学特性研究
    刘杏忠
    刘文敏
    张东升
    [J]. 中国生物防治, 1995, (02) : 23 - 27
  • [6] VA菌根促进青椒生长的生理研究
    赵士杰,李树林
    [J]. 华北农学报, 1994, (01) : 81 - 86